环球精选!肇庆高新区:积极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新赛道
6月26日,理士国际2023年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肇庆高新区举行,近千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行业领军人物共聚一堂、共话商机、共谋合作,探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大会期间,理士国际与全球知名电池品牌Banner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创中国市场的全新销售模式,共同创新电池应用领域技术。
(资料图)
把培育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作为“头号工程”
据悉,理士国际(LeochInternational)是领先全球的电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中国民营制造业500强之一,是多项国际行业标准和中国国家标准的参与制定者。近年来,理士国际在电源技术方面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特别是在储能系统方面,已全面布局锂电池储能技术和应用产品,可满足通信、UPS备电,家储,工商业储能等全场景储能需求。产量和产能也在稳步攀升,2022年产量达到70.1万吨/2314万KVAh(千瓦安时),营收达到128.5亿元。
理士国际的持续做大做强是肇庆高新区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缩影。新型储能作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广东正在全面发力的产业,在全省谋划构建的分工耦合、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中,肇庆先后成为省打造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锂电隔膜生产制造基地,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重点城市。
作为肇庆产业发展“火车头”,肇庆高新区提前布局,将培育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全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以高标准打造大旺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城为依托,全力打造“万亩千亿”大平台。新能源电池企业毫无疑问地成为重点培育和招引的对象。
自2021年引进瑞庆时代以来,肇庆高新区成为新能源电池发展的新阵地,为整个珠三角地区乃至全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打开了新的发展格局。小鹏汽车、理士电源、合林立业等肇庆主要的新能源电池企业也位于该区,合力撑起肇庆新型储能产业的过半江山,让肇庆高新区成为肇庆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主战场。
其中,瑞庆时代是世界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小鹏汽车作为造车新势力,布局新能源电池是制胜未来的重要一步;理士电源主攻铅酸蓄电池,深耕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观光车、叉车、船舶、工程机械车等领域,恰好与家用车市场错位;合林立业则专业研发和生产聚合物锂电池产品、提供动力系统和储能系统方案,并已研制出实际道路测试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动力电池。
加快打造完整新型储能产业链条
除了这些代表性企业,肇庆高新区还集聚了约10家配套电池零部件企业,包括常州巨石新能源(电池托盘)、天铭新能源(电池箱体)、蒙达新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电池研发生产)、联威物联基地(宁德配套物流项目)等。
新型储能产业整体高速发展。震裕科技、百汇达、迈科成、巨石、合林立业、粤海智慧储能装备园等一批储能电池上下游企业已陆续进驻,加上小鹏汽车、国能(肇庆)热电、大旺电力热力和理士电源等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肇庆高新区已拥有新型储能产业规上工业企业10家,涵盖新能源电池材料、隔膜、集流体、结构件、装备的本地供应链已初具规模,园区储能产业集聚区初步成形。目前,肇庆高新区正在申报省级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区。
为积极助力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发展,肇庆高新区还培育引进了哈工大海特轻量化研究院、广东省电动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特种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
今年以来,肇庆高新区继续强化与小鹏汽车、瑞庆时代的协同招商,培育壮大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强化新型储能产业招商,大力招引储能电池、变压器等新型储能产业项目,加快打造从生产到运用的完整新型储能产业链条。
新能源电池产业已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势头。据统计,2023年1-5月,肇庆高新区储能产业产值约120亿元,同比增长230%,发展势头强劲。
抢抓战略风口,肇庆高新区将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围绕锂电池关键材料与零配件、锂离子电池、绿色高效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回收等多个环节重点领域重点招商,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储能电池制造基地,为广东打造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作出贡献。
来源:西江日报
编辑:方良腾
审读:乔会青
标签: